浙江股票配资 “红心铸魂,科创育人”,越秀区构建新时代科学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
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,广州市越秀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,以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为使命,构建起一套深度融合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的育人体系。通过机制构建筑牢发展根基、思政融合厚植家国情怀、实践赋能贯通成长链条、模式创新夯实人才支撑,培育学生的科学兴趣、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,切实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。畅通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良性循环浙江股票配资,越秀正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科学教育特色发展之路。
体系升级
构建“三位一体”科学教育发展新生态
越秀区从完善管理体系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搭建专业平台入手,“三位一体”推动科学教育蓬勃发展。以系统性思维构建“三级联动”管理体系,形成区教育局统筹规划、区教研院专业引领、学校创新实践的全链条机制。全区72所中小学实现科学教育资源配置“三个百分百”:100%配备科学副校长、100%配齐理工类科学教师、100%建立科技辅导员队伍,并与广东省科学馆、华南师范大学等53个校外科普基地深度结对。2024年,越秀区成立了区科学教育研究会,汇聚校长、骨干教师等专业力量,创新实施“周三双轨教研”机制,单周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深化课标落地,双周围绕科技竞赛、创客活动开展实践研讨。全方位为191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7万学生搭建起“课程研发—活动策划—成果孵化”的一体化平台。
思政铸魂
探索“五育融合”科学教育实践新路径
越秀区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构建大思政引领下的五育融合育人格局,科学教育也不例外。聚焦红色基因传承教育,越秀区把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科学课堂、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中。区属中小学100%参与红色科技课程研发,打造出“越秀区STEAM科创教育活动”、“重走长征路”机器人竞赛、“红色少年”航模赛等11项品牌活动。近三年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教育实践为主题,开展38场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。在旧部前小学的课堂上,学生们通过模拟发射东方-31AG洲际导弹的科学实验,感受大国重器的科技力量,培养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;在育才中学的实验室里,“红色纸飞机”项目将国防教育融入空气动力学教学,让学生坚定长大后保家卫国的报国之志;第十六中学开发的8个“学科+科学”融合课程群,让量子计算、生物安全等前沿科技与学科知识交织碰撞,德智体美劳不再是机械划分的单一课程,而是融合成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。2024年,全区师生斩获各级科技奖项近8000项,创历史新高。
实践赋能
贯通“阶梯式培养”全链条育人新体系
从幼儿园“小小科学家”的游戏启蒙,到高中与高校共建的尖端实验室,越秀区精心设计的拔尖创新人才“启翔计划”构建起幼儿园启蒙、小学启迪、初中飞翔、高中翱翔四阶成长体系。东方红幼儿园利用园内自然环境,以游戏开展科学启蒙教育,让幼儿在感知、操作、体验中获得经验,激发探究兴趣,培养观察与思维能力。农林下路小学的人工智能研学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科技企业,见证大数据技术的产业应用;东风东路小学“DFD少年科学院”通过模拟科研场景,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验,激发未来从事相关产业的热情和动力;第七中学“少年科学院”积极探索高中与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机制。通过整合区域内丰富的科普资源与高校科研平台,积极构建越秀科学育人网络,现区属中小学均把科学课程纳入课后服务素质教育中,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立体网络。目前,全区四成学校获评科技特色校,第十六中学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,旧部前小学获评广东省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。
范式革新
开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赛道
越秀区创新实施的“双导师制”打破校园围墙,邀请高校教授、企业骨干等专家参与指导,同时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,在“与院士对话”活动中收获成长。深化与高校、科研单位合作,利用寒暑假输送学生参加科研或学术活动,接受沉浸式、伴随式的科创培养。为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配置生涯导师、学术导师和高校专家顾问,助力学生发挥特长、脱颖而出。这种“教科联动”的培养模式,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越秀区少年宫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还精心筹划和培育种子学校,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项目孵化机制,科技辅导员通过全国模拟飞行等专业培训淬炼技能,为区域科学教育注入持久动能。
南方+记者 马艺天浙江股票配资
上一篇:怎么加杠杆资金炒股 产业新政加速落地 山高控股电算科技新范式成型
下一篇:没有了